中国院复工复产记录
2020-03-12 13:34:00
2月份中国院平均开工率即达到85%,目前已超过90%,将疫情对经营生产影响减到了最低,新签合同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稳定增长。兢兢业业的中国院人正以对客户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确保着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设计咨询
有条不紊,精益求精
自2月3日以来,中国院500余个设计、咨询类项目实现全面复工,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人员更是没有丝毫松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推进着项目的进行。在冬奥领域,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施建设、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安置房项目(冬奥会配套项目)在春节期间持续施工。中国院40余名设计人员坚持工作,积极配合,保障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在雄安新区,中国院与中铁置业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容东片区E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与此同时,雄安高铁站片区配套商业项目、雄安龙化特色小城镇、雄安启动区建筑风貌设计等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为“千年大计”的实现保驾护航。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博物馆东馆、通州城市绿心三大公共建筑共享配套项目的团队于2月3日起就开展了远程办公,实现了全员复工。2月12日,团队即向业主方汇报了项目设计成果、实施计划、服务承诺等内容。
在机场设计方面,济南遥墙机场改扩建项目、厦门新机场设计总包等省市重点项目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下,一直以远程办公的方式保障着工作的顺利开展;西安机场、乌鲁木齐机场等即将进入驻场配合阶段的项目,也已做好驻场计划与人员调配,等待下一步调遣。
在海外项目方面,孟加拉国海事大学项目通过远程工作的方式稳步推进,保证了项目的进展。同时,厦门新体育中心、江苏园博园(一期)主展馆及酒店、未来花园等工期紧张的项目也已在春节假期期间复工。
抗疫支持
责无旁贷,争分夺秒
在疫情发生期间,中国院紧急承接了北京市平谷区区医院病房楼临时改造项目、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感染科改造项目,并审核了湖北省住建厅编制的《呼吸类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2月24日,深圳市唯一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医护人员公寓楼竣工交付,中国院设计的箱式模块建筑成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院凭借设计与科研方面的优势,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响应,制定了《既有建筑应对突发疫情安全运行管理指南》(应急标准)、《办公建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运行管理应急措施指南》。同时,中国院还发表了包括《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建筑水系统的风险防控与技术措施》、《综合医院建筑亟待引入“抗疫”设计》、《切断冠状病毒传播的“隐形”途径,确保居家健康》、《大瘟疫提醒我们要思考什么》等多篇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文章,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中,尤其是抗疫攻坚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施工现场
严格管控,保障工期
当前,中国院有多个EPC总承包及智能化项目处于施工阶段。为保障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与准时交付,中国院各业务部门、在施工程项目部积极进行复工准备工作,发布了院公司施工项目疫情防控工作细则,成立了项目复工领导小组。各项目迅速编制复工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员工台账和健康表制度,制定复工人员返岗方案及防疫措施,妥善管理和发放防疫物资,并对进入现场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项目安全复工。
丽水“两湖”绿化提升项目、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遂宁文化中心项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项目建筑智能化等工程,均已在保障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复工;西班牙大使馆等海外项目的驻场也人员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坚守现场,与各方密切配合,践行着自己的职责。其他因疫情暂缓的项目施工也已做好复工准备。
当前,中国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保安全、保健康;一手抓复工复产,保生产、保稳定。对外,积极与业主沟通,共商对策,及时复工,减少项目的损失;对内,及时调整项目总体计划,将资源和任务精细配置,高频沟通,让现有可开展工作更加有效推进。
未来,中国院将继续坚守主业,加强对发展与改革的探索,实现科技创新。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民生保障、健康医疗、疾病防控,数字化、生态化小区、邻里中心管理,大型商场、写字楼、卫生健康系统的检测改造等重点领域的关注,促进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咨询等新业务发展。用我们的专业和技术,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危机面前,我们戮力同心,共克时艰。春暖花开的时节即将到来,中国院人也将一如既往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做好每一个项目。
上一篇:中国院广阳岛项目复工记
下一篇:最后一页